NEWS CENTER

新闻资讯
展开分类
收起分类

北京城市马拉松赛,万名跑者穿越古今,见证毅力与激情|米兰体育网页版

2025-10-04 13:41:44

秋高气爽的周日清晨,天安门广场笼罩在晨曦之中,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1.5万名跑者齐聚于此,参加第40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,这项被誉为“穿越古今的赛道”的赛事,今年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全球马拉松爱好者。

早晨7点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如潮水般涌过起点线,专业选手一马当先,大众跑者紧随其后,形成了一道流动的彩虹,今年的赛事设置了全程马拉松(42.195公里)、半程马拉松和5公里健康跑三个项目,满足了不同水平跑步爱好者的需求。

赛道设计独具匠心,从代表现代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王府井商业区、雍和宫、鼓楼等历史遗迹,最后抵达奥林匹克公园,跑者们在这场时空穿梭的旅程中,既能感受现代都市的活力,又能领略古都文化的魅力。

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基普乔格以2小时07分19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这是他今年获得的第三个国际马拉松赛事冠军米兰体育。“北京的赛道太美了,”基普乔格在赛后采访时表示,“沿途的历史建筑和热情观众给了我很大动力。”

女子组冠军被中国选手李娜摘得,成绩为2小时28分45秒,这位28岁的山东姑娘在最后五公里实现反超,首次获得国际马拉松赛事冠军。“这是我跑步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,”李娜激动地说,“感谢沿途为我加油的每一位观众。”

赛事组委会今年特别注重环保理念,在所有补给站使用可降解杯具,并在赛道沿线设置分类垃圾箱,组委会还与环保组织合作,通过计算碳排放并种植相应数量的树木来实现“零碳马拉松”的目标。

医疗保障方面,组委会沿赛道设置了15个医疗点,配备200名专业医护人员和500名医疗志愿者,同时安排了50辆救护车和200名急救跑者随时待命,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应急药品配送,大大提高了医疗响应速度。

76岁的退休教师张建国完成了他的第100场马拉松比赛。“我60岁开始跑步,16年来从北京跑到纽约,从柏林跑到东京,”张老先生精神矍铄地说,米兰体育app“跑步让我保持健康,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。”

赛事沿途的观众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,许多市民自发组织啦啦队,为选手们鼓劲加油,在东城区段,一群小学生手持自制标语,高声喊着“加油”;在西城区段,老年锣鼓队用激昂的鼓点为选手助威。

组委会主席王明在颁奖典礼上表示:“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米兰集团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它代表着坚持不懈、永不放弃的精神,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,让更多人爱上跑步,享受健康生活。”

本次赛事还融入了科技元素,选手们通过佩戴智能手环,实时传输心率、配速等数据到指挥中心,便于医疗团队监控选手身体状况,家人和朋友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时追踪选手位置,为他们远程加油。

来自上海的跑者刘伟带着他10岁的儿子一起参加了5公里健康跑。“我想让儿子体验运动的快乐,感受体育精神,”刘伟说,“这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。”

北京城市马拉松赛,万名跑者穿越古今,见证毅力与激情

夕阳西下,最后一名跑者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跨过终点线,志愿者为他戴上奖牌,这一刻,名次已经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每个人挑战自我、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决心,北京城市马拉松赛再次证明了体育的力量——它能够跨越国界、语言和文化,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北京城市马拉松赛,万名跑者穿越古今,见证毅力与激情

明年,组委会承诺将带来更多创新和惊喜,让这项传统赛事焕发新的活力,奔跑的脚步不会停歇,体育的精神将继续传递,激励更多人在人生的马拉松赛道上勇往直前。